欢迎访问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
进入旧版
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 首页> 媒体报道> 详情
    媒体报道 Dynamic details

    【天下泉城】地下工程的智慧先锋:智能化盾构机 开启智能建造新篇章

    日期:2025-03-01 09:55:16  

    1.png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能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勇担重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由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技人生”——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工程,将展播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了解他们在科学探索之路上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精神的无限魅力。

    今天,我们展播的是《地下工程的智慧先锋:智能化盾构机 开启智能建造新篇章》。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教授 李利平

    视频请查看原文链接)

    2.png

    这是一台智能化盾构机,身躯庞大,力大无穷,是地下施工的得力助手。用“火眼金睛”、“听波聪耳”感知地质情况,预测风险;用“超级巧鼻”检测有毒气体;用“号脉灵手”检测注浆效果;用“钢牙神经”评估盾构钢牙磨损。它还有“人工智脑”,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3.png

    给盾构机这个大型装备安装智能感知的设备,让它能实时感知地下环境,有效降低施工风险,这就是李利平带领的山东大学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完成的一项创新性发明。而2017年济南地铁的修建,就是“五官一脑”智能化盾构机诞生的契机。

    4.png

    既要保护泉水生态,又要建成地铁,这是泉城济南在修建地铁时面临的世界级工程地质施工难题。为确保泉水不受影响,从地铁修建初期,山东大学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就深度参与了保泉相关的科研工作。

    5.png

    通过这一技术突破,团队成功实现了对地下水源的精准定位,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泉水的破坏,确保了地铁建设与泉水保护的和谐共存。在实地调查工作中,李利平总结了济南地质的多个特点:岩石超硬、黏土超软、透水性极强,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涌水;同时,地下结构复杂多变,施工如同在迷宫中穿行。

    6.png

    正是这些独特地质特征,催生了“五官一脑”智能化设备的诞生与应用。历经5年研发,首台整体搭载“五官一脑”智能化装备的盾构机——“智慧一号”,为济南地铁6号线的徐——凤区间的隧道安全施工,保驾护航218天,成功掘进490环。

    7.png

    在全国范围内,“五官一脑”智能化装备已经服务了十余项重大工程,这一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更是减少了施工的风险。而这背后,离不开整个创新团队的不懈努力。用李利平的话说,“脚上不沾泥土工程师,不是好科学家”,他们把实验室“搬”到了工程现场,最忙的时候,一年至少有8个月的时间,团队成员都在工程现场搞研发。

    8.png

    在智能建造的全新时代,由李利平带领的山东大学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 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新型装备技术的革新推动,让智能建造的梦想照进现实。

    科学家寄语: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团队协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大家一起走可以走得更远。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教授 李利平

    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工程,将在每周四21:20新闻综合频道《今晚》栏目,每周五19:00电视都市频道《都市新女报》栏目播出。

    原文链接:https://txqc.tianxiaquanchengapp.com/quancheng/pages/details/details.html?companyId=CC292F5C4B434008&productId=60b9ae3410f1e433900d8755&docid=67c17616f86d4b769e063a4a&isNew=yes&downloadTips=true


    联系方式 地址 邮编
    0531-82746000 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53号 250002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1262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丨鲁ICP备:09082998

    技术支持:济南科学传播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