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征月迈,岁序更新。济南市科技馆深入贯彻落实“泉”在济南过大年系列活动工作安排,精心准备以传统年味为底色、科技元素为亮点的“公益科普年货”,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假期生活。据统计,“泉”在济南过大年活动期间,济南市科技馆开展公益科普活动40余场,接待观众超过一万人次。 线下活动多元化 激活传统文化新表达 2025年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济南市科技馆聚焦春节蕴含的中华文明理念,将科学普及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场馆资源,推出多项春节主题活动。灯笼制作,让公众在实践中深化对光学知识的认识,体味传统节日内涵;年画拓印,让公众了解传统拓印技艺,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乐猜灯谜,精选科技主题谜面,在亲子合作中体验猜谜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好运投壶,在感受古代礼仪文化中,学习力学知识,感受浓厚年味……科技与文化的“双拼”,让非遗“火”起来,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线上科普矩阵化 拓宽科普传播新渠道 丰富科普资源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平台联动,短视频、直播等多形式融合,打造“云科普”矩阵。活动期间,通过“济南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科普活动预告、活动回顾等信息,其中“济南科协科普万花筒”栏目每日发布年俗百科、生活常识等科普推文;“新生·心声”栏目定期发布展品讲解推文,为公众提供持续的科普学习资源。济南市科技馆通过视频号平台开展科普讲座网络直播和在线互动,进一步拓宽科普教育渠道,扩大科普受众覆盖面,提升科普传播效果。 志愿服务专业化 凝聚科学普及新力量 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济南市科技馆联动高校、科教机构、媒体,为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化、专业化的科普服务,提升科普公众参与度,强化社会协同效应。“泉”在济南过大年活动期间,济南市科技馆招募志愿者16人参加岗前培训和跟班学习,为观众提供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展品讲解等科普服务工作。此外,济南市科技馆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指导其开展小型科普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下一步,济南市科技馆将不断探索新路子、拓展新思路,深度挖掘科技文化内涵,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科普展览和科普活动,让科技馆更有趣、更有益,更聚人气、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