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济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平台,济南市科技馆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和依靠科协大团体优势,注重科普价值引领,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科技馆科普产品生产全过程,发挥“党建+科普”、“公益+教育”品牌效应,积极打造科普共享生态圈,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为济南科普工作发展提供支撑,以高质量科普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以科普资源为导向,携手推进科普服务进校园 优质科普资源连接共享是科技馆建设的新动能,为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市科协党组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科普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增强和整合科普资源开发、集散、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基层公共科普服务和社会机构科普工作的开展,从涵养科学精神、挖掘优质资源等方面着力,积极推动优质科普资源送进校园,将科普融入育人全链条,组织开展科普报告、科普大篷车巡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助推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充分吸纳社会科教资源。济南市科技馆积极探索社会科普资源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工作模式,不断创新科普融合形式,协同联动各级学会、企业科协组织、基层科协组织、科普教育基地及长期从事科普事业的社会机构不断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通过引入吸纳优质社会科教资源、驻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更广泛地科学普及活动,打造多元、立体、可持续的优质科教资源供给体系。 二是深入推进科普报告进校园。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要求,助力济南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科普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双进”助力“双减”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分享科学前沿动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科学素养,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三是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普大篷车作为流动的科普课堂,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使命。济南市科技馆秉承着让科技馆动起来理念,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开展科普巡展服务,不断将全域科普深入推进到基层,特别是有针对地向科技教育相对匮乏地区提供可持续服务,加快了科学知识及科学观念在基层地区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以科普场馆为纽带,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 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载体,对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济南市科技馆依托科普场馆,创新展教思路,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增强、科普信息化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资源,通过不断深化科学普及教育,推进科普服务精准化,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是以点切入,提升科普场馆“牵引力”。为推进济南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市科技馆将以东馆正式运行为契机,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构建集教育实践与体验学习为一体的科普空间,通过东馆与二七馆双向发力、协同联动,形成服务合力,不断拓展科普阵地建设,提升科学素质服务深度及广度。除基本展览教育外,充分发挥场地资源丰富、展教设备多样的特点,聚焦青少年多元化高质量科普需求,不断丰富场馆“内涵”,秉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有亮点”原则,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一站式公益科技教育活动。 二是以点带线,提升科普阵地“服务力”。济南市科技馆将以场馆为纽带,发挥我市科普场馆“领头雁”作用,充分挖掘基层科普场馆优势,协同推进各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共享、资源融通、整合发展,实现科普阵地纵向交流合作。结合上级科普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市区县基层科技馆、社区科普场馆、科普文化广场、科普教育基地、校园流动科技馆、企业科普馆协同发展的科普格局,不断完善科普基本架构,助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线促面,增强科普文化“辐射力”。积极打造“互联网+科普”阵地,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手段,建立线上科技馆和青少年科学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在线展示、虚拟展览和互动式学习于一体的科普新方式,通过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不断拓展科普受众覆盖面。同时,为丰富科普资源传播方式,进一步构筑新媒体矩阵,借助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科普资讯,推出更加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线上科普活动,增强受众互动性,形成更强的传播合力,构建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科普宣传阵地。 三、以科普活动为抓手,助力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 济南市科技馆坚持大科普理念,广泛动员各类组织、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形式创新和内容更新,实现科普活动载体多元发力,不断打造品牌科普活动矩阵,构建全域科普活动体系。 一是持续做好科技赛事。济南市科技馆一直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并以此为指导,专注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青少年人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选拔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系列科技赛事品牌活动,进一步完善赛事活动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各项流程,丰富青少年科技赛事和科技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青少年积极搭建学习、探索、研究、成果展示与竞技交流的平台。 二是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济南市科技馆立足“展教结合、以教促展”工作思路,以场馆资源为依托,深化馆校合作工作机制,推动科技馆教育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机衔接。以“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活动品牌为抓手,持续开展菜单式科普课堂服务,打造公众按需自由“点菜”,科技馆精准高效“送菜”的科普路径,做有温度的科普。随着馆校合作的探索,可供选择的科普菜单愈加丰富,从制定主题研学课程到科技馆走进课堂,致力于将科技馆打造成为“校外第二课堂”,实现馆、校、社协同育人。 三是实施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采取省、市、区县和学校联动模式,利用省科协提供的优质科教资源,面向全市中小学提供三点半课后公益服务,重点包括举办“与科学家同行”青少年科普报告活动、空中云课堂、科学体验包配送等板块内容,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推动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济南市科技馆将以科普创新为手段,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素质方面积极作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普特色品牌建设,激活科普阵地资源,促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以“场馆+”赋能科学教育,推动价值观教育一体化贯通、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贯通,不断开创新时代科普工作新局面。
|